東卯山位於中橫台8線25.2km處北方,也就是谷關大道院的後方,標高1690公尺,屬「谷關七雄」老五,登頂東卯山基點,展望視野一級棒,前可望大甲溪谷松鶴部落和裡冷的唐麻丹山,後方是屋我尾山和橫嶺山. 鳶嘴 . 稍來,
晴朗時八仙、馬崙甚至谷關七雄盡收眼底,山頂平坦可容納百人,且有三座雷達反射板。11/12 車直上東卯山步道登山口,省ㄌ一段柏油產道1.2km,開始之字形往上攀升台電保線路,路況相當好,
沿途樹蔭處處,二葉松步道不斷,自然景觀生態豐富,是一處絕佳的中級山。步道單程約 6.6 公里, 原路來回13.2公里, 登山口海拔約 780公尺, 爬升落差約 900公尺, 蝸牛隊不含休息時間共花ㄌ6.5個小時
1866 年11/12 孫中山先生,誕生於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。推反滿清政府,創立中華民國,1912年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, 1925 年3/12 在北京病逝辭世, 國父一生勞碌. 四海奔走, 忘我無私的精神, 令國人欽佩致敬
回歸正題, 今天 11/12 星期 6 ,一掃前幾天的陰霾豪雨, 天候終於放晴 秝山大哥星期五傳來簡訊 : 明日天氣轉晴, 東卯山路徑安全, 無崩塌之虞; 出發 ~ 安 啦
哈! 緊繃的心情馬上鬆懈下來 ~
8 點於谷關大道院集合後, 車直上東卯山步道登山口(可停四輛車), 今天一行 8人,追隨秝山大哥的腳步,帶著愉悅的心情出發ㄑ~~~ ( 8:35 )
微涼的天氣,沒有日曬,雨後的步道走起來也滿舒服的; 奇怪的是豪雨後的山林偶而會飄來一股 ~ 尿騷味
10月分走過的~白毛山
經過此的第一坐電塔, 整條步道有三座電塔, 都分布在前2公里的步道上, 中間還有一座涼亭
殼斗科 ???果實 大葉苦櫧 感恩格友 起低ㄟ
岩壁也是東卯山步道的一大特色, 滿地松針落葉一路相伴, 走來賞心悅目
步道中唯一的一座涼亭 ( 10:12 )
我是誰??? 紅子莢迷
東卯山步道規劃完善, 除ㄌ每隔0.5公里的里程標示, 危險區域也都以護欄圍住, 這些護欄的功用除ㄌ防止山友不慎墬落, 另個功能就是防止部分山友, 避開之字型的主線, 取捷徑上行, 造成日久土層鬆動滑落的後果 我們還是聽話些沿著步道而行嘿
我是誰??? 印度黃芩~耳挖草 感恩不願曝露身分的達人指正 11/30
印度黃岑主要分布地為北部中低海拔山區。春季為花期,初夏果熟。花落果成, 狀如耳挖, 故名 ~ 耳挖草
前面約三分之二的路程大都是坡度和緩的腰繞路線,偶而出現的之字型爬升路段, 過ㄌ4K後漸有展望
山白蘭
二葉松樹皮 水吼
岩壁之上長滿了族群龐大的古老蕨類:生機蓬勃的萬年松 ~ 卷柏科
車栓子(無患子科)
5公里木樁 整條步道很少看到階梯, 對於不喜歡走階梯的山友來說, 東卯山登山步道是不錯的選擇 ( 12:00 )
血藤果莢
高麗蔡你今天步伐有些沉重ㄋㄟ 似乎少ㄌ些 . . .
脈葉木藍 豆科(Fabaceae)木藍屬(Indigofera) 謝謝 cleyera 指正
薄葉鐵角蕨
嘿嘿光明在望 高麗蔡 加油
還有600公尺 ( 12:54 )
細葉杜鵑
走過最後一根6.5K木樁, 東卯山在望
石壁旁的玉山佛甲草
紫花鴨拓草??? 蛛絲毛藍耳草 謝謝福星花園 福欣 指正
回望石瀑稜線
原本山頂上的三等三角點基石遺失, 現有民國66年5月聯勤內補#321三等三角點基石, 山頂之上有巨大的飛航反射板, 目標明顯
晴朗的天氣, 平緩的步道, 終於踏上東卯山頂, 秝山大哥與我的夥伴們早已登頂, 且已煮好大鍋麵條, 等著我們 3人共享 ( 1:25 )
山嵐忽起鳶嘴. 稍來都在雲霧中
今日登頂. 四周展望不錯, 秝山大哥一一為我們介紹, 谷關七雄的各個山頭,橫嶺山.鳶嘴與捎來偶而會躲在雲霧當中. 遮遮掩掩的 . . . 能夠得此大景, 真是不需此行
山上氣候多變,就在我們正要收拾行囊準備下山時,山嵐逐漸升起,掩蓋了附近諸山的面容,說真的,登高要能望遠,有時候還真的是需要一些 "好運" 來加持的
下山走ㄌ2個小時又40分 回到登山口
谷關大道院奉祀主神:無極瑤池金母大天尊宮~原來谷關大道院 寺廟的主持, 曾是企業界盛行一時響叮噹的大人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