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鐵寮古道位於大溪三層附近,是昔日大溪與復興巴陵之間往來的聯絡道路
今天( 12/12 星期日 ) 小謝 帥哥 領隊帶路 , 我們從三層派出所旁的巷子進入鄉間小路 , 下山出口在百吉隧道旁的登山口 (另1 台車 停放於此接駁 )
將車停放於民宅路旁 , 下車後走到路底有私人收費停車場,約可停十餘部汽車 1次50 元 , 省囉
8 點35 分開始展開今天初訪打鐵寮古道 & 白石山之行
一行5 人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往古道走去,卻未料到這是趟需要體力的旅程
順著小路往前走不遠處 , 看到1 座小巧古樸 , 純手工打造的紅磚拱橋 ~ 濟安橋
走入山徑裡,映入眼簾的是由大小紛歧的石塊所堆砌鋪設石頭路,一種古道的氣氛感油然而生
步道左方乍見被蕨類 . 樹藤包圍廢棄的古厝 , 傳說中販售飲料供行人解渴的 ~ 柑仔店 " 阿姆伯崎 "
沿途都是上坡的石階古道, 想想早期靠山為生的居民們感到佩服,一步一腳印 . . . 過去生活的艱苦
9 點達廢棄崗哨 (慈湖後山 ) , 過去戒嚴時期這裡有衛兵駐守 , 喘口氣喝口水休息1下 , 繼續往崗哨旁的步道前進電塔 . . .
10 點來到3 座電塔, 到此都還沒遇到走山的朋友 ?
過ㄌ 電塔往 白石山 前進 , 終於遇見1位山友與我們擦身而過
這樣1 個吹著秋風的冬日, 和煦的陽光偶而穿透樹梢 ~ 愜意呀
這個天然視窗可看到對面白石山頭, 小謝 說再1 個多小時可達白石山
山徑步道上隨地可見1 顆顆的松果
石厝坑山 殖產局三角補點 ~ 海拔573 公尺
乎 !!! 上上下下再往布條步道走ㄑ ! 小謝 帥哥說過ㄌ這個山頭即達白石山
加油 嘿
山徑邊坡驚遇頭戴黃帽 ~ 台灣山菊
粉紫的 ~ 台灣馬蘭
沿途的陡坡看ㄌ這些美人花兒 再累也值得
越過ㄌ這巨大石塊 ~ 呵 呵 ~~~ 白石山稜線觸目可及
好友 柔姐 已過來迎接我們再次來到 林大師的透天別野 ~ 相見歡~ 喝茶趣
翻山越嶺走ㄌ3 個小時又40 分 , 於12 點10 分我們在此休息享用餐點
猜猜看偶們3 個在做甚麼 ?
柔姐 與 我
工商廣告時間 . . . 耍嘴皮子 . . . 比武ㄑ ~~~
慈湖的 前湖 與 後湖
午後 山友帥哥 悠閒的吹著口琴 ~ 世界名曲 Oh Susanna
喔!蘇珊娜 你不要為我哭
我是永遠永遠愛你 永遠永遠不忘記
哈 ! 煙斗拿錯方向啦
矯正方向後 乎 ! 炊煙裊裊 ~~~
朋友們 ! 別誤會 嘿 ! 這可是薰穴道用的草藥沫管 , 請 林大哥 讓偶把玩1下下
草藥研磨後薰出1 股淡淡的香氣 ~ 尼看看~ 林大哥 也陶醉其中
照例來張合照 ~ 拍照存證
下午2 點15 分由白石山腳下山 , 達百吉隧道旁的登山口
白石山山頂─ 625M,無基石,視野極佳,天氣好可眺望金面山、大溪鴻禧別墅、三峽鳶山 . . . 等
叉路平台~ 有一狀似石筍尖之皇帝椅,由於凹洞較深沉積髒水
經過1 遍範圍不小的岩壁巨岩垂直陡峭 , 至白石山腳小徑崎嶇 , 別有1番情境
一片灰白的山壁,山壁上的風化窗,千瘡百孔,彷彿是海邊的礁石 , 交錯的樹根,裝飾著這片壯觀的大山壁
天然渾成的岩洞圓滾滾的柳丁都坐不住
古道兩旁綠林濃蔭 風景秀麗
過ㄌ木橋 , 沿著溪畔而行 水聲潺潺
休息是為ㄌ走更遠的路 背包的冬冬 . . . 全都拿出來分贓
不得私藏 ! (下午4 點30 分)
粉紫小巧的藥草植物 ~ 台灣油點草
哇 ! 遇到下午班的帥哥正要上山打拼ㄑ~~~
東興橋 ~ 百年雙孔純手工糯米橋 古意盎然
據說是先人用石塊. 紅磚加上糯米增加黏度加以堆砌,建造出東興橋堅固的拱橋,也因此稱為糯米橋
濃密的林蔭 . 溪流和水潭,造就了終年潮濕的環境,步道兩旁被各種蕨類佔據,顯得濕滑得小心行走
往右邊產業道路出口
大花曼陀羅 ~ 曼陀羅花全株有毒,以果實及種子毒性最大,乾葉的毒性則比鮮葉小
4 點50 分夕陽西下~ 即將帶走1 天的燦爛
我們也下山嚕 ! 明天又回到生活的原點
此行讓我們帶走了打鐵寮古道 ,那充滿古意的人文史跡 , 及與自然環境融合的和諧景象
5 點25 分天色已昏暗 , 回到三層派出所旁取車在轉彎處 哈 !!! 無意間給偶瞄到此張路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