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仙山~谷關七雄當中位居老大,位於台中縣和平鄉,海拔高度2366公尺,二等三角點NO.1547
登山距離 : 傳統路線-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來回約12公里, 約8個小時, 另一條路徑由松鶴部落起登,在傳統步道3K處與之銜接, 登山口起登來回約16公里, 約9~9.5小時
高低落差: 傳統路線落差約1350公尺, 松鶴線落差約1655公尺
八仙山的由來 : 1911年10月5日台中廳蕃地搜索前進隊橫貫[古拉斯 瓦旦]部落(註一),在眉原山的中腹紮營.翌日攀登白姑大山支脈一高地.本欲以檜山命名.然而由於各地種檜木的山很多,難以辨認,以致一時找不到恰當名稱.後來得知此山標高接近八千尺[日語音同],故以[八仙山]為名.
八仙山早期與阿里山和太平山為台灣三大林場且有興建森林鐵道(註二).佳保台則為林場辦公處.1915年總督府下專設[營林局].在佳保台之北約2公里處即谷關有溫泉為含鹽之硫礦泉.泰雅族稱為[奇美]日治時期稱[明治溫泉]. 以上引述


下車步行約300公尺即達登山口, 7:10起登 , 苗栗龜兔隊(4位前輩) 9 點多在途中會合齊登8 仙山, 沿途展望不佳,走在山徑中不容易曬到太陽, 空氣出奇的好, 但沿途陡上坡, 卻讓我們這些蝸牛汗流浹背!氣喘吁吁 ! 鄭大哥已早了我們一大步已煮好美味午餐, 等著我們一起享用. (12:25) 我們又打了游擊! 金拍謝!




登山口標高720公尺, 沿路Z字型碎石路段緩坡而上, 第一座電塔(海拔848公尺)可眺望東卯山, 過了第二座高壓電塔( 海拔1007公尺)後, 山勢越來越高 ...
第二座電塔旁的???杜鵑 ( 8:00 ) 南澳杜鵑 (埔里杜鵑) 謝謝 fb的朋友 9/1
過了第二座電塔後, 林相為混合雜木林山徑, 沿途布條不多, 但山徑明顯, 陡坡處都有麻繩供攀爬
越過第2 個陡坡後, 步道旁出現一朵朵嬌羞的阿里山水晶蘭 ~~~~海拔應有1700公尺
台灣山桂花小小白花兒綻放光彩 ~ 紫金牛科
華八仙 ~ 八仙花科
2 個小時的陡上爬升, 夥伴們各個臉紅心跳, 在此泡茶休息 補充能量 ( 9:13 )
今天山中步道旁唯一的阿蘭
接傳統步道 3K 處, 圖片阿如站的地方即為傳統步道, 標高 1830 公尺 ( 11:20 )
遇到一對山友夫婦他們昨天走坡津加山 今天順走八仙山傳統路線, 已走上峰頂下山來嚕 ! 實在有夠厲害 ( 11:32 )
3.1K 處左方有座新蓋供山友歇腳的涼亭 海拔約 1880 公尺 ( 11:46 )
3.5K處稍有展望可遠眺東卯山 橫嶺山 鳶嘴 捎來
3.5 K 處 ( 11:49 )
過了3.5K 轉為原始杜鵑林相 , 步道平緩好走, 可輕鬆 1下下
巨葉遠志 ~ 遠志科 ----潮濕山壁上處處可見巨葉遠志 ( 12:05 )
走在蔥鬱蒼翠 綠意盎然的杉林步道中 , 和昫的陽光穿透林間閃爍出亮麗的光彩, 不自覺的放鬆腳步~~~享受大自然給予美好的空氣
鄭大哥早已煮了兩大鍋美味午餐, 等著我們蝸牛隊一起分享, 秝山大哥強迫我們一定要吃熱食喝碗熱湯 , 蝸牛隊只好恭敬不如從命, 將飯團留下回程當點心嚕 ( 12:32 )
休息1 個小時後, 繼續往主峰前進, 不想重裝者可將被包放於用餐處 (主峰約2公里)
秝山大哥說4.3K到流籠頭處遺址最為辛苦, 沿路陡升上坡. . . 這不就考驗著我們的體能與毅力 調整呼吸緩慢前進
4.5K處 主線步道就是不一樣 每隔500公尺皆有明顯指標 ( 1:10 )
事先沒爬網做功課 漫長階梯步道 這是一條不輕鬆的路線
在5K 處 遇到一隊四人組的山友要下山, 他們也是從松鶴線上來的, 5 個小時就攻頂了 臨走前還為我們加油打氣, 說過ㄌ好漢坡就輕鬆啦
希望
你們說的是真話嘿 ( 1:42 ) 海拔 2215 公尺
? ? ? 肺形草
蝸牛隊的兩位勇腳馬已早我們一個小時攻頂 , 沒帶頭燈怕摸黑趕著要下山去
5.5 K 處 ( 2:04 ) 我們都擠不出笑容 海拔 2293 公尺
很美的林相 , 秝山大哥說傳統路線他已走了10 來趟, 松鶴線今天是第二趟 無 告 厲 害
明年夏天與傳統步道有約走它一回~ 谷關不遠
呵 呵~~~有志著事竟成 ( 2:17 )
高麗蔡終於蛇上來 ( 2:25 )
八仙山 山頂已被熱心的山友整修為寬闊的空地, 四周雜草蠻高的無展望, 有一座涼亭可供歇腳
八仙山二等三角點編號 : 1547
來自桃園隊常登百岳的山友, 謝謝您幫我們團拍
2:46 原路下山
下午4:15 回到與傳統步道的銜接處
粉嫩粉嫩的娃兒 實在太可愛了 手癢難耐 掏出小傻 再咖擦一張
高麗蔡下坡時, 不小心滑了一跤 , 腳踝受傷, 這陣子無法再趴趴走 保重嘿 祈願你傷勢快快好 4/8與秝山大哥有約ㄛ
下午 7:10 摸黑回到登山口
以下是才女阿如的感言回應:
谷關七雄的老大就有老大的樣子 緩坡上升緩坡下降 四平八穩的一點兒不囉唆
從松鶴線起登就更硬了,落差1655公尺一路漫長緩升 走得大夥兒氣喘如牛
差點沒氣
回頭路也不輕鬆 仍是一路緩降 大家都在想 早上是怎麼蛇上來的 漫漫
長路走不完啊 慶幸有龜兔隊秝山及鄭大哥他們友情相陪
走到太陽下
山林子裡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了也不驚慌害怕 有帶燈的伙伴點亮燈光照
亮前路 好讓大夥兒
平安下山 結束了這趟超越體能的硬戰